沒錢到底怎么創(chuàng)業(yè)?(3)
更新:2018-11-9 19:22:10 發(fā)布:大學生必備網
在中國航運史上,有2位“船王”都是靠“借錢買船”發(fā)家的。一個是香港船王包玉剛。他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時候,就是向朋友借的錢。他借錢先買了一條破船,然后,用這條船去銀行抵押貸款,貸來了款,再買第二條船。然后,再用第二條船作抵押,去買第三條船。他就是采取這種“抵押貸款”的辦法,滾動發(fā)展起來的。
有一次,他竟兩手空空,讓著名的匯豐銀行為他買來了一艘嶄新的輪船。他是怎樣操作的呢?我們來聽聽他的說法。他跑到銀行,找到信貸部主任說:“主任,我在日本訂購了一艘新船,價格是100萬,同時,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貨運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船協(xié)議,每年租金是75萬,我想請貴行支持一下,能不能給我貸款?”
信貸部主任說:“你這個點子不錯,但你要有擔保?!彼f:“可以,我用信用狀擔保?!笔裁词切庞脿??就是“貨運公司”從他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明。很快,包玉剛到日本拿來了信用狀,銀行就同意了給他貸款。你看,船都沒有造,錢就給他了。你會問:為什么銀行會給他貸款?我們來分析一下:
如銀行給他100萬造這條船,每年就有75萬的租金,不需2年,他就可以還清100萬的貸款;
銀行肯定擔心,怕他有錢不還,或有情況還不了錢。這沒關系,因為銀行這里有貨運公司的“信用狀”擔保,這家公司很守信用,如他不給錢,銀行可以找這家貨運公司,安全不成問題。所以,銀行就敢貸給他。這就是他的說法,這里就有他的信用。如果你借了,又還了,今后別人才敢跟你打交道。
還有,包玉剛賺到一筆錢,不是像有些小財主那樣,存起來,這樣發(fā)展太慢,而是拿他繼續(xù)擴大規(guī)模。有規(guī)模才有效益,這樣才能做大做強。他就是用這種“滾動式”的“抵押貸款”經營法,在大洋里越滾越大,成為世界航運之首。
這套方法很管用。我套用這種方法,曾以“國有民營”的方式,承包過一家飯店,這家飯店的年租金是60萬元。當時,我剛從機關下海,通過關系,找了3家國營企事業(yè)單位,給他們簽訂了“定點消費協(xié)議”。協(xié)議規(guī)定:他單位在我飯店,每年必須消費多少錢以上,我每年給他10%的返還。我記得,3家單位每年會議、吃住消費等加起來,大概是100萬元。然后,我拿著3家的合同和一家較大的、信用較好單位的擔保書,到工行貸款。再加上:“我是下海干部,你們和政府部門要支持”的說法,貸款很快就搞定了。這里的問題是:你能不能找到這樣的客戶,他們會不會為你擔保,這就要看你平時的為人做人了。
香港還有一個船王叫虞洽卿,也是靠借銀行貸款起家的。他的訣竅是買舊船進行“包裝”,再向銀行抵押,得到貸款后,又買舊船“包裝”再抵押。這樣循環(huán)往復,資本就越滾越大。據說,他買一條舊船一般價格是5-10萬元,修理配件、油漆一新后,到銀行可貸款15-20萬。就這樣,他也用這種辦法,滾成了一個“百萬富翁”。
他這種貸款辦法,比前面的辦法又進了一步。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:
和上面不同的是:一個進行了“包裝”,一個沒有“包裝”。東西就是這樣,一“包裝”身價就上升,包不包裝價值大不一樣?,F(xiàn)在什么都講究“包裝”。俗話說:人靠衣裝,佛靠金裝。一個臉上不發(fā)光的人,永遠成為不了一顆星。包不包裝,給別人的感覺效果完全不一樣。二者相同的是“滾動”發(fā)展,只有滾動才能大發(fā)展。
我有朋友也用這種“包裝滾動”的方法,搞過2年房地產買賣,發(fā)了一筆可觀的財,這里可以告訴大家。
方法是這樣的:先買便宜的、有升值潛力的舊房子,進行“包裝”或改變用途,再打廣告找買主脫手。
好多年前,朋友看中了一棟房子,這棟房子破破爛爛的,房主賣了幾年都沒賣出去。朋友一看大有搞頭。首先,他了解到菜市場馬上就要搬過來,這里必然熱鬧,一熱鬧房子就要升值。第二,這棟房子緊靠菜市場,臨街面有20米長,現(xiàn)在雖是個大門,但可改成4個店面,這樣不就升值了嗎?而這些房東不知道,看不懂,蒙在鼓里,沒有這個眼光、創(chuàng)意,也沒有這個信息。這一切朋友看在眼里,喜在心上。后來,朋友以很低的價格買了下來。馬上把臨街面的大門圍墻改成店面,安裝上卷閘門。房主一看我朋友這樣搞就后悔了,原房東要求出錢買回自己的房子,并讓我朋友賺2萬塊錢,我那朋友怎么可能同意呢。然后,他按照自己的設想,繼續(xù)改造裝飾了一下,在外墻上涂上涂料,院子里栽上花草樹木,房里布置上家具,貼上畫,遮蓋一些缺陷,經過這樣一番布置,一下子使這棟房子大變樣,變成了嶄新的,非常漂亮的房子,可以說是人見人愛,自己都有點有舍不得了。這樣房子迅速升值,賣起來也好買多了。朋友沒有馬上賣這棟房子,而是以門面房出租了,利潤有多可觀,誰都會想象的。不僅如此,我朋友因此嘗到了甜頭,且按照他這種模式一年搞了好幾棟這樣的房子,買完這棟賣那棟,如此循環(huán),滾動發(fā)展,越搞越有經驗,越搞越賺錢。后來,也有些人看到他這樣搞,就“跟風”。朋友一看,搞的人多了,他就不再搞了,且后來房產市場調空政策出臺,這中模式基本就沒多少作用了。
標簽:沒錢 創(chuàng)業(yè)